第四百零五章还可以这样写的吗-《我的父亲是嘉靖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可现在吗?
    在曾铣另外一种认同的情况下,这封信的价值就很可观了。
    “皇上,臣建议把这封信,抄录一遍,送到军学院去,让那些军学院的人,好好的看一看,学一学,在每一次战斗发起之前,到底要做哪些准备工作,有需要注意一些什么事项。”
    曾铣认为,只要弄懂了这些,就算成不了一位名将,也可以胜任普通将官的职位。
    到时候,大明完全可以量产将官和诸多参谋了。
    而缺少会打仗的人,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解决。
    这对于未来的大明,是一件很好的事情。
    等到大明整合好内部,让百姓们都有了饭吃,下一步就是向外面扩张了。
    局面已经推进到了这个地步。
    只要是七品官员以及以上的,都可以了解到这一现象。
    嘉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。
    因为他突然想到,自己的身边若是有一群这样的参谋,是不是也能够看得懂一场战争的走向?
    底下的那些将官们,想要欺骗自己的话。
    就要多考虑考虑了。
    以此类推下去,对于大明的某些税收,以及政令通行,也可以使用这个办法。
    目前他养着的那一群十几人的账房先生,也有这方面的潜力。
    之前是为了查账方便,往后也可以询问一些,怎样才能够让百姓们富裕的小技巧。
    “曾将军的建议很好,朕就采纳了。”
    说话间,黄锦已经拟好了圣旨,就等着嘉靖用印。
    还没等曾铣回话,黄锦也已经端着一个木盒子走了过来。
    “皇上,圣旨已经拟好,您看一看。”
    等到嘉靖,看了一遍圣旨的内容之后,觉得没有错漏,就打开了木盒子开始用印。
    简单的流程走过。
    黄锦再次退下,让人开始八百里加急地往京城送去。
    “两广还有多长时间,才可以变法完毕?”
    说完了辽东的事情,就又开始关注起身边的事。
    只有把两广的变法问题,彻底贯彻下去,嘉靖才会动身回京。
    之后,还得想办法,把自己三个儿子当中的一人,送过来再震慑一段时间,也算是一种面对地方官吏们的锻炼。
    既然喜欢往外面跑。
    他这个做父皇的,就得满足一下。
    “回禀皇上,最少要等到明年夏收,百姓们有了余粮,才会真正地安稳下来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