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毕竟,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,早就深入人心。 而现在,李时珍不但有了自己的名声和地位,他的父亲李言闻也突然改变了对儿子痴迷于医术的态度。 随着李时珍的名声和医术,进一步的增加。 李言闻许多时候,都不好意思称自己是李时珍的父亲了。 直到李时珍出门云游,情况才有所好转。 可以说,有的人从出生,都是带着使命来的。 另一边。 绍兴府之中,跟随在皇帝身边的大夫,也在做着解析病情的任务。 “皇上,臣决定亲自去一趟宁波港,不亲眼看看真正的病人,臣没有办法做出准确的判断。” 嘉靖闻言,有些迟疑。 此人并不属于太医署,而是载坖医院当中很有名的大夫。 因为年轻,医术据说还得过万全的肯定,说是已经不下于他了。 在出门的时候,就带了过来。 若是此人去了宁波港,那么他身边就没有什么值得信任的好大夫了。 郑若曾或许可以替代。 可他已经用习惯了此人,突然换一个人,会很不方便的。 “石大夫不用多礼,只是宁波港前路凶险,石大夫真不多考虑考虑?” 被称之为石大夫的人,名字叫石秀枝,字长青。 本来在历史上,是一个无名之人,可有的时候,真的要惊异于一个人的天赋,在载坖医院建成的短短时间内。 也是可以有人从一个小秀才,突然成为一代名医的。 说实话,又是一个落榜生。 每当嘉靖想起此人的才学,都万分无语,大明的科举,真的需要到了改变的时候了。 多少贤才,都被遗漏在了外面。 若不是人家自己发光发热,谁还注意到人家是一块美玉? “多谢皇上关心,身为大夫,已经学了医术,此身就已经许给了治病救人。” 石秀枝躬身一礼,沉声道。 从开始学医,到后来成名,他不是万全老先生,做不到一个儒医的地步。 可对于医术,也有着自己的热爱。 医德也有着自己的底线。 如今多少大夫,都前仆后继的去了宁波港没有再回来,就说明事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。 不亲自走一趟,他怕过不了自己的良心。 沉默良久,嘉靖才缓缓开口道:“把去病散带上,带两瓶,朕还想着你能够安全回来呢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