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朱载坖就不寒而栗,虽然他不怕,可如今箭在弦上,想要撤都撤不下来。 “那就只能暂缓一下重启四卫了,殿下,小的是这样想的,咱们不用一次性全面铺开,可以一个卫一个卫的重建,这样对现银需求的压力,也会减少到最低。” 折中的办法,不是不行。 问题只在于,如今的大明,等不起了。 想要沿海风平浪静,就得有绝对的武力来镇守,不然出海捕鱼都是个很大的问题,在粮食产量还没有巨大提升的时候。 海产品,就是最好的食物补充来源。 “现在钱庄里的银子,有多少?” 朱载坖思考了一下,还是决定向自己的钱庄借钱了。 “京城钱庄有三千万两闲人,天津钱庄的数目少了一点,还有大同的,总共算下来,最少都在一个亿的总数。” 钱庄的银子很多,可都不是自己的,随时都有人前去兑换。 一旦兑换不出银子,就会发生天大的祸事。 “这么多银子?” 对钱庄,朱载坖都没有怎么关注过,不讲究技术,只需要扩张到每一个县城。 而且业务还很简单,目前只有存储和异地取银两个选项。 收取一点手续费,来维持整个钱庄的支出。 “这样,你去给所有钱庄的管事们通知一下,就说从现在开始,存进钱庄的银子,每年有百分之一利钱可以收取,贷款的只收取百分之二的利率。” 相信,从现在开始,他的钱庄,迅速就会成为大明最厉害的那一个钱庄。 而那些小钱庄,迎接他们的命运在,只有被收购,或者倒闭一条路可以走。 “殿下,这样一来,咱们每个月需要支付的银子可是不少了,而百姓们只存钱,不花钱,大明的税收都会成问题。” 刘敬堂吓了一跳。 钱庄存钱,从来都是存钱的人,给钱庄存放费用,那曾听你说过,要给储户们分银子的道理。 “不然怎么办?重启四卫的银子,你来出?” 朱载坖白了他一眼。 目前的困局,只能这么办。 至于百姓们只会存钱,不再花钱,怎么可能? 材米有盐真的不要钱的吗? 该花钱的时候,还是会花,最多就是花钱时,更加谨慎一点罢了。 “还有,让铸造筹码的工匠们,多制作一些筹码,本殿下需要这些筹码来代替银子的作用发粮饷。” 双管齐下,才能够迅速地办成这件事情。 不然,拖的时间越久,花费就越多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