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二章对沿海防守反击的国家大事-《我的父亲是嘉靖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嘉靖越说,越觉得有道理。

    “沿海这么长的海岸线,难道一直都要陆军守着?御敌于国门之外,难道不好吗?一定要拼着死去更多的我大明子民,才算得上朕的武功煊赫?”

    一番话下来,听得曾铣冷汗淋漓。

    啪的一下跪倒在地。

    “臣惶恐。”

    “起来说话。”

    嘉靖无奈。

    身边的大臣们,从他登基开始到现在,只要自己一发火,就是臣惶恐,闹得他有多嗜杀似的。

    自己又不是暴君。

    “沿海倭寇横行,现在是需要的水军,需要的是战船,当然,拱卫海防的陆军也必不可少。”

    自己提拔起来的将军,也是给大明出了力气的。

    现在看起来大明四海升平,可他也明白,都是大明的军队能打,才有了这样的一副盛世景象。

    刚刚下心疼过自己的内帑之后。

    嘉靖也缓过神来了。

    水军有了扩充,陆军也得跟上。

    不然那水陆两军,就跌自己窝里斗,在现在这种情况下,是嘉靖不想看到的。

    平衡,永远是帝王术的核心。

    文臣们消停了,武将可不要折腾起来。

    曾铣起身,垂手而立。

    他知道刚刚自己冲动了。

    可再来一次的话,他也依旧会如此做。

    既然投身武将了,就得给自己的士卒们争取到最大的利益,俞大猷都能行,没道理自己一把老骨头了,还不如一个年轻人。

    “大明海防四卫,天津卫,威海卫,金山卫,镇海卫,其中天津卫离着京师很近,朕有所了解,兵员还算齐备,武器装备也可堪一用。”

    嘉靖心中也是苦闷居多。

    银子再多都不够花,真不知道自己的二儿子,是怎样赚钱的。

    自己已经找了由头,收走了他所有可以生财的产业。

    转过头,人家又弄出来的一批。

    打浙江的时候,他之所以不调动天津卫和金山卫,就是因为这两个卫所,在战斗方面不如九边的将士们有战斗力了。

    镇海卫就更不要提了,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,空留一个名头。

    而为了求稳,才调动了一部分宁夏卫的军队来此。

    “在陆军方面,朕心中是有决断的,为了大明沿海安静,百姓们不在时刻生活在倭寇和海盗们的恐惧之中,势必要重新布局海防四卫的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