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七十章扩建水军-《我的父亲是嘉靖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什么时候,官员会出现空缺?

    翻开史书,都找不到几个例子。

    “皇上,要不重开举荐?这样的话,人才会多一些。”

    刘天和也不知道是真的蠢,还是装的蠢,突然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办法。

    连嘉靖看他的眼神都有了莫名的诡异,仿佛散发着危险的气息。

    乾清宫突然一静,让刘天和心中一惊,自己看来又失言了。

    “召吏部尚书来见朕。”

    深深地看了一眼严嵩和刘天和,他不认为刘天和是在胡说八道,手下的大臣们,有怎样的想法,他心中一清二楚。

    锦衣卫们也不是没有这方面的消息传出来。

    之前不够重视,现在眼看着科举取士,已经陷入了两难境地,古老的配方,又要走上朝堂,若是如此的话,不知多少代皇帝们为了推行科举的努力,不就又要付诸东流了?

    一早上的小会议,都默契地没有提起高忠的事情,仿佛这个人已经被遗忘在了角落里。

    若是放下以前的那种朝堂环境。

    早就有人落井下石,墙倒众人推了,为的就是能够拿在手中更多的权利。

    可现在,似乎每个人都觉得,朝中需要平衡,好不容易形成的微妙局势,可不能随便的就放弃。

    没有谁想要去做一个可以看得到的千古罪人。

    南边的那一群人,反应太慢,已经是要被扫进垃圾桶里面的人了,如今的垂死挣扎,也不过是回光返照。

    只有那些人的心中,有没有后悔过?

    或许有吧?

    可在被银子迷花了眼之后,良心也就填满了阿堵物。

    不过,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。

    朝中的南人还是很多的。

    并不能一概而论。

    吏部尚书熊浃很忙,已经快七十岁高龄的人了,还没有来得及上书反对嘉靖修道,就在了没有了这个机会。

    所以依旧就在这个位置上待着。

    在军队开去浙江的时候,就再也闲不下来。

    不断地派遣官员,对各地的官员们的任免,也需要他来主持。

    所有的事情都聚集到一起之后,他都有些后悔吗,为何不学着夏言,早早的走人呢?

    一大把年纪了,也该到了养老的时候了。

    可惜,皇上没给他这个机会。

    一时半会,还找不到可以接替他的人。

    “熊大人,皇上有请。”

    一个小太监前来传话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