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六十二章一席之地-《我的父亲是嘉靖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没有让起身,随后看向了昨日的主角陈振龙。

    一脸的沧桑,身上淡淡的读书人气质,还是依然在的。

    “起来说话。”

    滕祥找了一张椅子,朱载坖坐下挥了挥手道。

    陈振龙看了一眼沈炼和其他锦衣卫们,迟疑了一下,还是站起了身。

    然而,不站起来还好。

    站起身了,又成了居高临下的俯视。

    尴尬的低着头,左右看了看,有一个小凳子,刚好是和他,却又不敢在裕王面前失礼。

    “自己找一个凳子,坐下说。”

    朱载坖打量了一下,给大明带来祥瑞的陈振龙,心中却想着,既然大明有这号人,为何后来的大清,会吃到了甘薯丰收的红利?

    果然是大明的臣子们,一个个的都不是东西吗?

    高产作物,都不知道全国推广?

    四书五经,是不是学了只会讲道理,而不会除了耍嘴皮子之外的任何事?

    陈振龙默默地拿来了一个小凳子,也不嫌弃上面溅着的汤汁会弄脏衣服。

    “本殿下很是佩服你们这些为了大明,做出贡献的人,哪怕是大字不识一个,有这样的功劳,也足以在功德碑上,刻上自己的名字。”

    功德碑,现在大明每一个文臣武将,都惦记着的荣耀。

    陈振龙即便是只住了一晚上,许多该知道的大事情,也都知道了。

    此时听闻裕王殿下这么说,脸上就是一阵潮红,激动得嘴唇都在哆嗦。

    “有没有兴趣,去演道院做事?”

    先说了一下,陈振龙的功绩,然后就是邀请。

    自己的父皇,实在是吝啬得可以,只给了一个劝农官,有个屁用。

    没一点实际性的东西,最后拿走了所有的种子和甘薯,却忘了最重要的是人才。

    有一个培养甘薯经验丰富的人,可要比一群种地好手,都要有用得多。

    等到摸索出来经验,第一茬的收成,肯定不咋的,还占用了更多的时间和人力,物力。

    即便是后面的补充悬赏,算是可圈可点之外。

    也无法掩盖一个事实。

    那就是对于人才的重视,他的父皇还没有认真起来。

    “草民谢过裕王殿下的看重,只怕草民才疏学浅,做不好一些那个,那个···”

    陈振龙想了想又道:“实验!”

    “任何事情,都是从不会到会,你有培育甘薯的经验,就已经走在了许多人的前面,本殿下看重你,就说明你能够在演道院有自己的一席之地。”

    朱载坖认真地说道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