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章主流就是科举-《我的父亲是嘉靖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随即也就不再说话,同时也示意严世蕃在此时不要开口。

    严世蕃看懂了陆绎的手势,一脸懵逼地看了身后的几人一眼,心中还想着,一块铁到底要怎么做,才会浮在水面上。

    这不是扯淡吗?

    但看车上的人,似乎只有自己在怀疑。

    其他的人,都认为可以做到。

    “咱们还是要先把公式推导出来再说,这东西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,模型都建不起来,除了浪费银子之外,收益并不是很大。”

    和尚也不念阿弥陀佛了。

    开口就是一些陌生的词汇。

    让严世蕃都以为,大明的和尚们又有了新的经文,可以念诵了。

    “得找几个数算大家,单凭咱们的算盘珠子,花费的时间太久。”

    好吧,道士也不画符了。

    改成了打算盘。

    严世蕃心中还想着,不就是账房先生吗?

    他自己也会算账啊。

    “哎!咱们老了,若是年轻十几岁的话,哪会为了这点小事情头痛。”

    另一位道士很是不甘心。

    “想啥呢?年轻十几岁?那时候能有现在让咱们搞研究的演道院?实在不行咱们就去找王家的那几个后辈,若是再加上一个谢镒,应该能够把时间缩短一倍。”

    中年汉子也知道自己的短处。

    在打造各种器械方面,他很厉害,可要涉及到了运算某些数字,由于半路才开始学习了一点,真的赶不上那些从小就开始学习的人。

    王廷相的几个儿子,就是如此。

    本来科举不咋的。

    可人家在数算上面的造诣,是真的高明。

    若不是太子和两位皇子去了一次王家,还真就发现不了这样的人才。

    大明如今的主流就是科举。

    并不认为数算有多大的作用。

    “只能如此了,不过,咱们请的来吗?现在演道院里面到处都缺少算力,数算好的也就那么几个人,完全分不过来。”

    和尚迟疑的说道。

    来了此处,他都快要忘了佛祖怎么称呼了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