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九章祥瑞-《我的父亲是嘉靖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嘉靖吩咐完,就看着身后的地图。
    江山社稷图还不完善,旁边的大明堪舆图,却又不堪入目。
    尝过了细糠,再看粗粮,怎们看都不对劲。
    “朕记得演道院一直有人在研究如何让粮食增产,有好消息了吗?”
    “臣没有皇上或者裕王府的命令,进不去了。”
    陆炳苦笑道。
    在大明,还有他锦衣卫去不了的地方绝对不多。
    刚好演道院就是其中之一。
    “哦!”
    嘉靖问了一句,就再也没有了下文。
    此时的嘉靖,思绪已经飘到了远处,本来想着解决得了浙江问题,就打算收兵的。
    现在看样子,福建等地的官吏,也是在欺上瞒下。
    是要继续用兵,还是缓一缓就是一个很难抉择的问题。
    朝廷能够用的官员,已经捉襟见肘了。
    若是继续下去,还有大量的官吏们出逃,他又从哪里找人顶替?
    可要是沿用以前的官吏,他又是心中不甘。
    同时他也给了朝堂一个不好的印象,那就是只要文臣们联起手来,就可以为所欲为,大不了全部罢官了事。
    嘉靖不想看到这个局面。
    “再给朕两年时间,不,一年时间就够了。”
    他就不信,一年恩科开三次,四次,还找不到有用的人才。
    实在不行,似乎他手中那些工坊和工厂内的大小主管,本事也是不错的。
    也可以给一个做官的机会。
    就是朝堂恐怕难以通过。
    “你们说,大明一直都在养士,就是养一头猪,给了这么多的好处,也应该就几十万头了吧,为何读书人一直都这么少?”
    嘉靖怀疑,是一群文人,在有意识地控制读书人的数量。
    不然没有办法来解释这个问题。
    一两千个字,很难记住吗?
    做不了文章,难道就读不懂了?
    还是说,这种八股文,一开始有点用,现在继续用就出问题了?
    就像是,曾经的篆体字,被渐渐地变成了宋体字一样。
    不同的时代,应该是有着不同的要求。
    是到了改一改的时候了?		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