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二章官难做-《我的父亲是嘉靖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他们这一趟出兵才花费几何?

    曾铣不能不在意。

    “曾经军,我们就是一路追过来的,准没错。”

    王好问本来已经打算放弃了,可最后接到了刑部的命令,说正在徽州府的曾将军可以帮忙。

    那还有什么好说的?

    立刻就和殷士詹商量,带着手中的一半人手来到了徽州。

    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。

    不但见到了曾铣,还得到了五百士卒的支援。

    然而,人多了也不是啥好事。

    动静大了,被罗龙文察觉到了危险,提前带着人跑了。

    “可现在就是找不到人,继续下去除了劳民伤财,见到不到任何的结果啊!”

    曾铣以为,只是简单的带人前去把罗龙文抓捕归案就行。

    可事情闹到这一步,显然他不想再继续下去了。

    目前他的主要任务可是为了防范浙江的问题。

    若因小失大,皇上绝对绕不来了他。

    “咱们人生地不熟,除了武力占有优势之外,很难展开工作。”

    不是他们不尽力,而是周围环境限制了他们的发挥。

    殷士詹的话,说得很有道理。

    徽州府很大,几个人带着银子,随便一躲就是十天半个月,没有众多的眼线,很难甄别出这些人的藏身之处。

    “照我看,还是你们的查案水平不行,若是锦衣卫的人在此的话,绝对不会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。”

    仇鸾不客气的揭短。

    两人都不是一个衙门,也不用看谁的脸色。

    自然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。

    而且他说的也没有错。

    “这个,也不能怪我们吧?当地的官府是个什么样子,你们也是知道的,吃拿卡要有手段,可查案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王好问都没法继续说下去。

    捕快的人数都不够。

    身上有案子的那些胥吏们,早就卷铺盖走人了,更不要说当地的官员们。

    反正就是有一个很神奇的道理。

    就是走的是有本事的,留下的看起来老实,却都是没啥本事的。

    也是奇了怪了。

    大明从来不缺少人才,只是人才都把自己的聪明,放在了其他的地方,从而深陷泥潭,同流合污了。

    毕竟,不知道多少士大夫们都喊着要和光同尘。

    就你一个人聪明不成?

    大环境如此。

    也是没有办法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