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八章在家研究学问不好吗-《我的父亲是嘉靖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能为朝廷出力,在哪不是做事?

    军师祭酒啊!

    大明又有几个这样的职位?

    “不知曾铣将军的军师祭酒,是个怎样的人?”

    突然,李逢时对同样是军师祭酒的郑若曾,起了一丝好奇心。

    “我也不知道,反正应该挺厉害的,现在军队改制之后,可没有酒囊饭袋,能够坐到该高位上去。”

    摇了摇头,俞大猷表示自己只听过此人的名字。

    其他一概不曾知晓。

    “郑若曾此人我知道。”

    不知何时,听到火炮轰鸣声的罗亮,走出了他的那一间小屋,也站在了船头,看着远处的壮观景象。

    罗亮算到了大雾来临的时间,地点,范围,自然就要亲眼看上一看,做好记录才行。

    他也知道,只要炮声响起的时候,就是大雾中的敌船出来的时候。

    见到是悄无声息来此的罗亮,俞大猷和李逢时两人,感觉又不好了。

    不过,则样的感觉,也只存在了一刹那。

    “罗大人神机妙算,这场大雾,就已经节省了我军大量的时间,人力和物力。”

    俞大猷佩服地说道。

    若是历史上,三国时期的曹操身边,有罗亮这样的人的话,那会遭遇赤壁惨败。

    说不得,一个将计就计,早就一统天下了。

    “都是应该做的,咱们在宁波府待了这么长的时间,这点天象,还是能够算出来的。”

    对于这一点,难者不会,会者不难。

    罗亮刚好就是很会的那种人。

    “就是那位叫郑若曾的军师祭酒,也能够看得出来,区别只在于更加具体的准确性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厉害的吗?”

    同样是军师祭酒,李逢时只觉得,自己和人家的差距,实在是大了一点。

    大到自己都觉得,不配在这个职位上做事。

    之前还觉得,进士也就那么回事。

    现在只觉得,自己也就那么回事。

    “是啊,人家不但会看天象,还会治病救人,他们家里人都是世代学医的医学世家。”

    罗亮的话,再次给了李逢时一个重击。

    一个人能够聪明到这种地步,还跑出来嘚瑟啥?

    在家研究学问不好吗?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