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章我不是读书人-《我的父亲是嘉靖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身边的仇鸾则是听不懂的样子,却也是在不断的点头,仿佛只有这么做,才显得自己不傻一样。

    “本将军老了,不如你们年轻人聪慧了。”

    不得不感叹,不在朝堂上混,许多东西,自己已经用老办法看不明白了。

    “皇上的手段高明啊,往后或许就不会再有什么帝王心术了。”

    曾铣发出了不只是感叹,还是欣慰的话。

    心中则是想着,若是如此的话,那么当年皇上修道,肯定也是在谋划着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。

    猜测一旦在心底生根发芽。

    嘉靖的某些荒唐举动,似乎也就有了另外的答案。

    而郑若曾并没有反驳。

    帝王心术还是会有的,但绝对不会动不动株连九族倒是真的。

    他也经过了许多观察发现。

    株连九族某些时候是有用,可在更多的时候,会让官员们,不敢轻易的提出不同的见解,更加不敢轻易的去尝试新的办法,来改善大明百姓们的生活。

    “大人,浙江那一边,又有人前来投诚了。”

    一名亲兵进来汇报道。

    “知道了,先带人下去,查清身份,若是干干净净一切都好说。”

    曾铣回过神来,立刻按照早就定好的计划说道。

    而这样的流程,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。

    等到亲兵出去安排来人之后。

    曾铣才又道:“这些人啊,怎么说呢?”

    摇了摇头,仿佛从这些人的身上,看到了他自己的曾经。

    两头摇摆,只为了做官而做官。

    虽不算错,却也无趣得很。

    “没办法,当年衣冠南渡的时候,不也是如此?先投诚地想着有官来做,排挤后投诚的,用裕王殿下的话来说,那就是除了窝里横之外,再也干不成啥事。”

    话粗理不粗。

    一开始听到这话的时候,郑若曾还觉得有辱斯文。

    可看看现在。

    读书人哪还有斯文可言?

    嘴里不屑于钱财,说是铜臭之物,有点才学的又说是阿堵之物。

    然而,看不上的东西,却是一个劲地使劲捞,还生怕捞得不够多,被人笑话,出门排场比谁都大。

    仿佛不这么做,就显不出自己是个官。

    “你左一个裕王殿下,右一个裕王殿下,怎么不见你用之前很熟悉的子曰诗云了呢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