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七章甘薯之父-《我的父亲是嘉靖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陈振龙年岁已经不小了。(查了资料,出生年月只有大概,为了不让小说中的虚构人物,摘取了甘薯之父名声,只能提前让他出生了,算是致敬先贤。)
    他自幼吟读诗书,年未二十即中秀才,后厌倦科举,弃儒经商,移家于闽县南台达道铺(今福州市仓山区),并随众商人赴吕宋(今菲律宾)经商。
    在吕宋,振龙见当地朱薯遍野,并了解到此薯耐旱、高产、适应性强,生熟皆可食。遂学习种植法,出资购买薯种。
    密携薯藤,避过出境检查,经七昼夜航行回到福州,即在住宅附近纱帽池边隙地试种。
    后来在老家待不下去了。
    才跑到了琼州府。
    想着此处地广人稀,土地便宜,应该能更好地培育番薯。
    可惜的是,当地的人不识货。
    就连官府也对他爱答不理。
    也就听闻此次来了一位新知府,他才舍了点银子,把番薯当做一道当地的土特产,进献了上去。
    “想要为天下人做点事,怎么就这么难呢?”
    屋内,陈振龙喃喃自语道。
    陈家一直都是书香门弟,可惜到了他这一代,没落了。
    科举不成。
    现在就连经商,都快要荒废了。
    “其实很简单。”
    窗外突然传来了一句回答。
    惊得陈振龙都差点跳了起来。
    “谁在外面?”
    低声呼喝,陈振龙不敢高声叫人,来人能够摸到他的窗前,显然身手了得。
    而且此处多是他的家眷。
    若是歹人因为他的呼喝声,激起了凶性,遭殃的还是他自己。
    “朋友,”
    外面的人,传来的这一句话,把陈振龙都说懵逼了。
    哪有朋友三更半夜地站窗户旁,偷听他说话的?
    “既然是朋友,有何必藏头露尾的?”
    陈振龙衣袖中的手,悄悄地握住了一把短刀,低声说道。
    有过出海行商的经验,对于自身的安全,肯定会多加考虑。
    “如陈兄所愿。”
    话音刚落,从里面杠住的门,就被悄悄地打开了。
    一直都在注意窗外的情况,陈振龙都没有发现,门杠是什么时候,被人给撬开的。
    无声无息的手段当真了的。
    进来一人并没有遮面,也没有如同话本当中一样,带着一个斗笠。
    刚硬的面孔,明亮的眼神,特别是腰间挎着的刀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