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八章嘉靖的新玩法-《我的父亲是嘉靖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失血过多,通常情况下,都是需要静养。
    更需要补品来滋补身体。
    可听朱载坖话中的意思,似乎是可以通过别的手段,来快速地解决这一危险状况。
    “只要是演道院里面的东西,都复杂得让人看不懂,算了我也不问了。”
    太子朱载壡嘟囔了一句,也不再过多关注。
    “你们说,大姐这次能够让人捐赠出来多少银子?”
    “应该会不少吧?”
    朱载圳没有见过让人捐款的现象,别人也没有给他说起过着这种事情,只能凭借对二哥做生意从不亏本的经验来猜测。
    “其实,银子捐了多少都无所谓,就是要让那些赚了钱的人,有一个花钱的渠道。
    不管是上青楼,还是进赌坊,得到了都是坏名声,而咱们给的则是善名,若是此次做成了的话,往后就会形成一个习惯,总比那些人都把银子藏起来要好吧。”
    朱载坖的分析,让两兄弟点了点头,表示知道其中的意思了。
    引导别人花钱,朱载坖一直有一手。
    “出来的时间很长了,我得回去继续读书了。”
    看了眼书房类的刻漏,朱载壡起身,无奈的道。
    “哎!宫里现在越来越不好玩了,还以为大哥会留下的,看来我也得走了。”
    站起身的朱载圳继续道:“真希望自己快快长大,这样的话,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约束了,想去什么地方,就去什么地方。”
    “你们呀,简直是想多了,若是路修不好,出一趟远门,就再也不想出去第二趟,听我劝,等到大明的官道,都修好了之后,再出门才是享受。”
    朱载坖去了一趟大同,都感觉浑身都要散架了一样。
    颠簸的土路,哪怕是在许多人的眼中,已经是很平整了,可一样不舒服。
    现在,全大明最好的道路,应该就在京师附近。
    特别的是从天津,一直到大同边塞这一段。
    毕竟最先修建,也最先完工。
    预计再有一两年的时间,各个县道之间,也会被连通起来。
    到那时,大明的经济,才会真正的起来。
    东西南北的物资交流就会很紧密。
    整个民间的财富,才会进一步增长。
    “也是。”
    朱载圳深有体会。
    以前坐马车是个怎样的感受,现在又是怎样的感受,只有走过远路的人,才会有深刻的体会。
    “好了,不说了,咱们宴会上见。”
    两人起身离开。
    没有了小时候的粘人了。
    各自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做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