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二章教化之功-《我的父亲是嘉靖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却一直都只在官府之中流传,没有想过放出去让百姓们去看,去读,去听。
    导致许多的政令,被一些狗东西歪曲得自己都认不出来。
    银子官吏们捞了,坏名声他这个皇帝背了。
    实在是岂有此理!
    ‘让鸿胪寺的人,也按照这样的报纸,办一份属于我大明的官报。’
    嘉靖已经想好了,该怎样去利用报纸,来引导外面对他不利的言论了。
    翌日。
    朝会上的议题只有一个,那就是报纸。
    大臣们谁都不想把他们文人手中的这一权利交出来。
    可现实已经逼迫的他们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,实在是朱载坖发报的速度太快,也太过突然了一些。
    若是上朝堂有人提出来的话,绝对会有一大群人上去奏疏一句: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来辩解这件事的不可行性。
    从而让报纸这一新事物,胎死腹中。
    “皇上,报纸可以办,但必须要有律法来约束,不然谁都能够去办一份报纸的话,那么事情将走向不可控的局面。”
    严嵩想得明白,既然事不可为,那么就把办报纸的权利,收回朝廷。
    那么捏住了口舌,还不是他们想说什么,就说什么?
    “皇上,臣附议首辅的提议,还请皇上新成立一个专门规范报业的衙门,免得流言泛滥一发不可收拾。”
    鸿胪寺的寺卿立刻上前奏言。
    严嵩抬了他一把,他也得投桃报李。
    尽管他也明白,这件事情成立了之后,衙门又会被单独提出去,成为一个可以和税务司差不多的衙门。
    但借着这个机会,建立自己的鸿胪报也不是不可以。
    相信其他的衙门尚书,也都有这样的想法,不然又得拉扯一段时间才行。
    “嗯!是这个道理。”
    嘉靖点了点头。
    报纸的好处他看到了,可不好的地方他也看得到。
    言论必须控制在朝廷的手中才行。
    “这件事就交给鸿胪寺来办吧,务必尽快办好,不懂的地方,就去找载坖报社的人好好的学习一下。”
    嘉靖目光扫视了一下底下的群臣们。
    还是没有忍住说道:“这么简答的东西,就没有一个人想的出来,看来朕的朝堂之上,蝇营狗苟之辈不少啊!”
    话说得很重,就差指着鼻子骂人了。
    都是科举路上,万里挑一选出来的人才,手中还经常看着邸报,就是这么报效朝廷的?
    朝臣们立刻整齐划一地露出了尴尬,羞愧的神色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