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四章出征的准备-《我的父亲是嘉靖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水军营地外。
    海风吹得严世蕃的衣袖猎猎作响。
    七月的海边,在海风的吹拂下并不觉得炎热。
    “俞将军,你的军营,现在是越来越难进了。”
    严世蕃苦笑道。
    随着武将慢慢的崛起,文臣再想和原来一样,对着军队指手画脚,已经不太可能了。
    合作会有。
    但绝对不会让文官来指挥作战。
    毕竟不是任何一人都是诸葛亮,也不是任何一人都如同辛弃疾样,能文能武。
    特别是之前在大同时和蒙古人的一场战役,把文臣在领兵作战和计谋这方面的脸面都丢尽了。
    除了阴谋诡计,高官场斗争一个比一个厉害。
    见了敌人却跑得一个比一个快。
    皇上哪敢在让文臣瞎胡闹。
    “军营是皇上的,也是朝廷的,俞某人可不敢说是自己的。”
    跟着李逢时学了一段时间,人情世故也知道了一些,此时应对起来,也是游刃有余。
    说得严世蕃都差点一位俞大猷是冒充的。
    “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,俞将军往后武运昌隆,前程似锦啊。”
    说话的时候,严世蕃还瞟了一眼,跟随而来的李逢时。
    和徐学诗同年的进士,能有有勇气投身军伍,不是一般人做的出来的。
    再天津和天津水军打交道最多的不是俞大猷,而是有着军师祭酒身份的李逢时。
    “谢严大人吉言了。”
    两人客套几番之后。
    谈话才有了转机。
    “不知俞将军知不知道最近京城发生的一件大事?”
    “文臣有邸报,武将有内参,这些都是作为内参传递过来的消息,本将军还是知道一些的。”
    三人走在海边沙滩上,看着远处海浪,呼啸而来,又缓缓地退去。
    “俞将军可要做好出征的准备了,此次浙江的那一群人,可是差点把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们全部给坑了。”
    严世蕃的说法不是危言耸听。
    俞大猷和李逢时,在私下闲暇时,也已讨论过这件事引起的后果。
    那就是浙江上下的官吏,必须全部换掉。		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