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九章人情世故-《我的父亲是嘉靖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好事和坏事都凑到了一起。
    让俞大猷觉得,自己此生的武运实在算不上多好。
    呆愣了一下的高忠,也是万分无语。
    赶得早不如赶得巧。
    偏偏他来了之后,就发生了叛乱。
    而且看样子,一时半会人还走不了。
    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    无事可做的高忠,也没有想跟上去的意思。
    自己只需要做应该做的事情就行,超出了他职权之外的,碰都不会碰一下。
    在出京的时候,他的好友,前内阁首辅夏言,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过的,现在的皇上已经不是以前的皇上了,让他万分小心才对。
    “回公公的话,小的叫俞二蛋,本家和俞大人是一家人。”
    俞二蛋小心翼翼地回答者。
    他的人情世故也不咋的,可也明白,把一位京城来的上使晾在一边,是一件很羞辱人的事情。
    尽管情有可原。
    “能给咱家说一说你家俞大人的事情吗?”
    “可以。”
    正说着,就看到知味轩的酒菜到了。
    “公公还请上座,小的陪你喝两杯,咱们一边吃菜,一边闲谈如何?”
    俞二蛋都是看着别人在酒桌上谈话的。
    此时主心骨俞大猷不在身边,自己只能临场发挥了。
    “客随主便。”
    见到高忠很是随意的样子,俞二蛋渐渐地也就放开了,从自己遇到俞大猷说起,说着当年出征安南上书陈述作战方略,使得当时的兵部尚书都感到吃惊不已。
    再到后来的大同战事。
    折服的兵部右侍郎翟鹏震惊地离开自己的座位上前施礼致意。
    后来还说了自家大人文武全才,作诗也是很厉害,让许多读书人都交口称赞。
    高忠可越听越是认真。
    这些都是要回京写进奏章里面,给皇上看的,自然是越详细越好。
    另一边的俞大猷,却是马不停蹄地走访各处。
    每一次叛乱伤地都是当地的百姓。
    只有越快平息,损失就会越小。
    一连十几天,大多时间都是在路上来回跑,叛乱声势并不大,他的出兵速度也很快,迅速地就找准了机会,在县城外布阵斩杀了谭元清。
    没了领头人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