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一章不敢轻易地脱下儒衫-《我的父亲是嘉靖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“后来呢?”
    徐渭急切地问道。
    像这种对打地痞恶霸的手段,让他觉得若是自己的老家,也能如此执法严明,或许他也就不用背井离乡的,一心想要考取功名了。
    “后来?没有后来了,人家裕王没有要朝廷一文钱,谁都得守着规矩来。”
    徐涉苦笑摇头。
    他记得,其中严世蕃亏出去的最多,他手下的那一批人全部被县衙弄去修路了,严世蕃到现在都一声不吭,很可能是认怂了。
    内阁首辅的儿子都这样,其他人哪敢顶风作案。
    徐渭无语,原来恶人还需恶人磨。
    若是裕王殿下手段不强硬的话,怕是那些被人占了产业的普通人只能饿死街头了。
    “若是大明朝,都是这样经规矩的话就好了。”
    徐渭吃了一口涮好的生鱼片,狠狠地咬了一口道。
    “谈何容易。”
    经历了那样的而一次事件,徐涉似乎也在成长。
    “其实,裕王殿下也不容易啊!”
    他虽然是跟在景王殿下身边的伴读,但景王殿下去了大同,并没有带上他,他也就被留在了京师。
    最近一段时间,太子和裕王手中缺人。
    也就想到了他这位闲人。
    本着三弟能用,他们做哥哥的为何不能用的想法,被抓来凑数。
    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。
    徐涉恍然发现,无论是太子还是裕王,乃至于几位公主,都忙得被人四处找。
    想要休息一下都不可得。
    “怎么说?”
    目瞪口呆的徐渭,还没有听说过王爷也会不容易。
    “裕王弄出来的新东西太多,普通人接受起来很简单,可读书人不行,许多地方都和曾经所学没有任何关系,做起事情也是事半功倍。”
    徐涉扭头看向徐渭接着道:“准确的来说,就是太子,乃至于裕王手中人才太少,一下子铺开的场面却又太大导致的。”
    “其实,可以退而求其次地用安歇秀才和贡生们呀?大明这个层次的人也是很多的。”
    对于徐渭天真的话,徐涉只是嘿嘿一笑。
    “那些人们更是倔强,往后几天咱们那里若是来人了,你就会深有体会。”
    末了高务观又补充了一句。
    “他们是不敢轻易地脱下儒衫的,我若不是科举无望,可能也是和他们一样的想法。”		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