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二章大同府见大明的脊梁-《我的父亲是嘉靖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两位得罪皇上的大臣,再次回到了朝堂上,这一讯号让在场的所有人,都明显的感觉到了嘉靖的变化。
    又在建昌府住了两天时间。
    差不多所有的事情已经捋顺。
    留下了几位大臣暂代当地的官员,就再次出发往大同行去。
    接下来的路途就很安稳。
    没有谁不长眼地给皇帝难堪。
    特别是建昌的事情传播开了之后,就连各地官员迎接圣驾的时候,都更加的谨慎。
    此次皇帝出行,看中的是民生,是百姓。
    也就没有谁会劳民伤财地搞面子工程。
    大同遥遥在望。
    一群人当中,最高兴的莫过于朱载圳。
    终于到了目的地,可以好好的玩一阵子了。
    免得回京,给几位兄长们吹嘘见闻,都说不出来几句。
    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,紧赶慢赶地来到了大同府城门口,站在城门口迎接的就是脸色苍白的秦王朱惟焯。
    若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。
    这一年就是他的死劫。
    而现在则是度过了劫难,身体还是差了点。
    “恭迎吾皇,万岁,万岁,万万岁。”
    待到嘉靖下了马车,振作了一下因为乘坐马车的疲惫,虚抬了一下手。
    “诸位平身。”
    嘉靖目光直接落在了秦王朱惟焯的身上,眼神问道:身体不好就不要出来了,朕连这点度量都没有吗?
    秦王朱惟焯眼神回道:连皇家自己都不守规矩了,难道还指望外人来守规矩?
    拿这位耿直的叔叔买有办法的嘉靖,三两步上前,扶起了身子。
    扫视一圈众人后,嘉靖的目光就落在了距离秦王朱惟焯身后一步,垂垂老矣的老将身上。
    周尚文,字彦章。西安后卫(今陕西西安)人。
    自幼读书,粗晓大义。十六岁袭职指挥同知,因屡次出塞有功,升任指挥使。明武宗时,守卫黄河渡口,抵御安化王朱寘鐇叛乱,因事被牵连下狱。
    后被释放,累升为都指挥同知、凉州副总兵。为人多谋略,擅长骑射,有“飞将军”之称。
    从他继位时起,已经征战西北差不多二十余年了。
    多次抵御鞑靼入侵,威名最盛。
    现在是大同总兵、右都督,连加至太保兼太子太傅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