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二章还讲不讲道理了-《我的父亲是嘉靖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由于需要连接京师,修建得还算平整。
    四轮马车安稳地行驶着,嘉靖感受着新马车和旧马车之间的区别。
    一张放下了来的小桌子上,一盏茶就放在上面,看不到多少的摇晃,这是原来的马车不曾具备的功能。
    明亮的车窗,也不用吹冷风,更不用顾忌外面扬起的尘土,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外面的景色。
    隔音效果也很好。
    只要需要,就可以封闭车窗和天窗,让乘坐马车的人不用受到马嘶声影响。
    嘉靖看了一会外面,就见到自己的三儿子,安静地抱着一本厚厚的,没有名字的书籍认真地看着。
    已经七岁了的小家伙,长得很是壮实。
    随着经常见自家的儿子,嘉靖对于二龙不相见的说法,虽然还很在意,但也只限于和太子之间的相见。
    其他的皇子,似乎还算不上真龙。
    此时见到儿子看书,一开始还很欣慰,儿子终于知道学习了。
    可慢慢的,却又怀疑儿子看的书不正经。
    毕竟有过前科。
    “看什么呢?”
    嘉靖敲了敲小桌子,让沉迷于书上东西的朱载圳回过神来。
    “父皇,再看兵法?”
    朱载圳骄傲地一扬下巴。
    “三十六计?还是孙子兵法?”
    嘉靖问道。
    “都不是,二哥说,兵法是死的,人是活的,前人的兵法只能借鉴,儿臣也深以为然。”
    朱载圳别看年纪小,也是有着自己的认知的。
    虽然在和朱载坖下棋的时候,没有赢过,可每一次的进步,做不得假。
    “不错!”
    嘉靖闻言一愣,想了想还是点头赞同了儿子的说法。
    “那么你现在觉得,自己的兵法水平如何?”
    朱载圳立刻就拉胯着脸,郁闷地道:“纸上谈兵都算不上,也就看书看个热闹。”
    自知之明很少有人有,朱载圳也是如此。
    不过是在下棋时,运用所谓的兵法,从来没有赢过而已。
    “拿过来,你父皇教教你怎么去学习兵法。”
    嘉靖劈手躲过自己儿子手中的书。
    翻开一看,上面文字没有多少,更多的是插图。
    而这一页上面正好说的是陈平之战。
    最上面的一行字,战役:战国末年,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,兼并东方各国。秦昭王听从范睢"远交近攻"的策略,首先向韩国发起连续进攻。
    提问:1、为何秦会首先向韩发起进攻?
    2、秦国的兵力是多少,粮草后勤是多少,武器的精良有多高,为将者是谁?
    3、韩国的兵力有多少,粮草储备有多少,武器方面和秦国差距多少,为将者谁?
    4、两国内部,贫苦百姓们有多少?向往战争的意愿有多高?
    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。
    详细到连一个国家能够多长时间,打造出一把兵器,道路的通达,都有详细的提问。
    林林总总地加上了数字之后。
    再来看最后的胜率。
    并不是结果,而是那一个更有取胜的机会。
    越看,嘉靖越是惊讶。
    别的兵书都是在说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。
    可现在他手中的这本无名兵法,却是把一切都拿到了明面上,然后再来对战出结果。
    难度的增长一下子就大了好几倍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