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六章收获第一份技术储备-《我的父亲是嘉靖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只要出一批可用的人,往后就可以老带新,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,也就不需要他亲自来讲课了。
    “已经很快了,大明养士几百年,到现在才多少读书人。”
    陆绎不以为意的说道。
    “说的也是,若是读书人多了的话,朝廷也就收不上税收了。”
    朱载坖点了点头,说道。
    “对了,我开办的私塾,也是可以让女子来读书的,算账又不是体力活,咱们的工厂又不是官府,不用在乎别人的看法。”
    转悠了一圈,都是男人,没一个养眼的,这怎么能行。
    往后他长大一点,身边还想安排一些女秘书的。
    不体验一番,有事那啥,没事那啥,都对不起他现在的身份。
    **
    载坖印刷作坊外。
    坊主刘敬堂已经带着一众工匠,早早地跪在门口迎接。
    干硬冰冷的地面,让跪着的人并没有感受到多么难受的感觉。
    这些人无一例外,全部都穿着全新制式的工作服装,从头到脚都收拾得很干净,面上的肤色还算不错,眼中也很有神。
    短短半个月的时间,这些人就被养得和别的平头百姓们不一样。
    工钱给足,还有小食堂做补贴。
    谁家大老爷会这么大方?
    朱载坖从私塾出来,就往印刷作坊赶去,等到他的护卫队伍刚一靠近,刘敬堂的声音就传来。
    “载坖印刷作坊坊主刘敬堂,带着全体工匠,前来迎接裕王殿下。”
    朱载坖掀开车帘扫了一眼,神情复杂地道:“都起来吧。”
    “谢裕王殿下。”
    刘敬堂带着众工匠起身,让开一条路,领着进入了作坊里面,而工匠们则是神情振奋地跟在护卫车队后面,缓缓移动。
    在接到他那个不靠谱的父皇传来的消息之后,他就对自己的安全很是上心。
    拒绝了锦衣卫的安排,特地从民间找了一些老兵。
    尽管年龄大了一点,也久疏战阵,但胜在过于干净,没谁会来掺沙子。
    印刷作坊,说起来是作坊,可在朱载坖的要求下,就是奔着一个大工厂设计的。
    该说这个年代的人,手艺是真的好,还是说他给的银子很足。
    除了没有假山假水,楼台廊道之外,就是一个大庄园。
    朱载坖下车之后,看了一圈,回头对着刘敬堂道:“票据的印刷版面都雕刻出来了吗?上面的编号数字,你们是怎么解决的?”
    环境很是整洁卫生。
    就连角落里放置着的水缸,也都装满了水。
    印刷作坊不同于其他的地方,里面都是容易之燃烧的物资,所以安全一定要到位。
    闻言,刘敬堂恭敬地道:“启禀殿下,工匠之中,其中有一位来自工部退下来的老工匠,手艺不错,制作了一个可以滚动的小玩意,已经解决了编号的难题。”
    手艺最厉害的工匠,都是在朝廷手中掌握。
    都说高手在民间,那是只有乱世的时候,才有的现象。
    和平年代,谁不想吃碗皇粮?
    朱载坖点了点头,表示知晓,随口又问了一句:“人家既然设计出了好东西,咱们的奖赏,也一定要到位。”
    “回禀殿下,按照殿下要求的奖惩办法,已经额外奖励了一百两银子,兵器恶霸这项技术登记在册,往后要是谁想要使用,都得付出一点使用费。”
    “嗯!不错。”
    朱载坖满意地再次点了点头。
    现在民间的工匠,还在寻求技术上的突破,可官府养着的那些工匠就一直都是在吃老本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