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2章的亿吨煤矿-《矿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更何况,根据找到的为数不多的资料,矿海是一家技术驱动型的公司,这样的公司带来的人口绝对是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。

    别的城市正在搞人才引进,城市之间的人才大战时不时上演,鄂多市可以借助矿海集团,也吸引人才。

    正是因此,这些领导才弯下身子,亲自登门和李河川会谈。

    自然,在矿海总部,李河川也用最高规格接待了他们。

    李河川、吴曦月、霍青玉、安婕,一男三女作为主宾,与鄂多市周柯副市长及几位处级干部在矿海集团总部会客室落座。

    至于刘泉来等人,因为忙于生产,根本没办法参加这种会议。

    郑柯算是鄂多市的少壮派,主抓工业生产、自然资源以及环境保护,用他的话说,就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。

    工业生产属于发展,环保却是一个城市一把手的一票否决项,因此对于想把经济搞好的周柯来说,压力很大。

    既要搞好经济发展工作,又要抓好环境治理,这种左右互搏的技术,不是一般人能操纵的。

    周柯也经常自嘲,自己是老顽童周伯通的后代,左右互搏玩的不赖。

    不过玩笑归玩笑,当他知道中标府胜煤田一号板块的是一家外地的私企时,他心底其实是松了一口气的。

    别的不说,华国电网、华国石油等超大型央企的市一级的分公司老总,有时候都不把他们这些副手放到眼里的。甚至面对他们明显不合理的要求,有时候还要捏着鼻子忍下。

    而打听之下,这两家企业甚至都在矿海集团手底下吃过败仗,周柯更是充满了好感。

    “感谢矿海集团信任鄂多市,并且计划把煤炭、煤化工和煤制油三大事业部总部搬迁到鄂多市,这次前来就是想和贵公司对接,看看有什么需要政府做的。”周柯对李河川说道。

    李河川微微一笑,说道:“府胜煤田是一块优质煤田,这个所有人都看到了。我相信,随着矿海集团开采煤矿,很多附属产业链上的企业也会纷纷迁往府胜,甚至会形成一种虹吸现象,这样,鄂多市规划的府胜配套土地可能就不够用的了。矿海集团已经准备迁址三大事业部,可以说重心也会随之发生转移,那么相应的,我也不希望矿海的发展受到限制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