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李城隍若有所思的道:“早些年间,更是听闻有极其恐怖的邪异藏匿其中,其中不乏有能毁天灭地的存在,不过那些东西遵守着某种规矩。” “它们绝不会踏出十万大山半步。” “不过,你我在这里猜测半天,恐怕都猜不出一个结果。” 说着,李城隍便定了定神,做出决定道:“孟兄,我知你此次带来了那样东西,而这黑太阳之事又犹如乱麻,不妨谋一快刀。” “若那东西在钦差手中,咱们便打道回京,再做决定。” “若是那东西在十万大山里,你我便小心行事,真要是遇到不妥之事,你我也能彼此扶持,脱身而出。” 这些人之所以对那黑太阳念念不忘。 是因为黄铜油灯第一次化作邪异,从黄泉阴土中带着陈黄皮在外界的天上逛了一圈。 所过之处,神明们纷纷产生了感应。 它们无比渴望得到那东西。 就好像,黑太阳会给它们一场前所未有的造化似得。 不过,那黑太阳虽然重要,但这事确实是个烂摊子。 世家们虽然想得到。 但自打入冬以后的苗头就有些不对。 陛下那边依旧稳坐钓鱼台。 而宋家却对此讳莫如深,根本就没派人参与过这黑太阳之事,而且前几天日月消失那次,就连杜家的那位貌似都回到了京城。 孟城隍自然明白自己好友的担忧。 他想了想,便沉声道:“李兄,我虽带来了那东西,也可以如你所说为你我打开局面,但若是黑太阳真随那邪异进了十万大山,我却是不会与你进去的。” 世家彼此信息交换,而不是信息共享。 孟家便知道,先前西域佛国那边派出了许多强者进入十万大山,其中还有着一位行者,那行者体内蕴藏着一尊菩萨。 菩萨是比城隍还要强大的存在。 但昨日,京城孟家那边就传来了消息。 西域佛国派来的那些僧人们全都死了,连菩萨也是如此。 不过西域佛国那边对此似乎并未震怒。 反而从上到下皆大欢喜,据说是感应到了佛主的存在,要做一场无比宏达的法事,接引佛主回归。 总之,不管怎么说。 十万大山不是什么好去处。 菩萨都说死就死,更何况比菩萨还弱三分的州城隍们了。 李城隍对此倒是没有异议。 他很了解自己这位好友,对方做事从不无的放矢,既然这样说,那肯定有其道理所在。 “也罢,就依孟兄所言。” 李城隍沉声道:“动手吧,早些了结此事,你我早些回京。” 那孟家的城隍见双方意见统一,也就不再有过多缘由。 只是大手一挥。 便有一口三丈宽,两丈深的瓷花大缸凭空出现。 说是缸,实际上对于神明们而言,其大小也不过是个海碗罢了。 “水来!” 孟城隍对着那海碗一指,碗中便立马涌现出了清水。 接着,又将手中拿着的竹简抛入那海碗之中。 哗啦一声。 那固定竹简的麻绳立马寸寸断裂,而诡异的是,那一枚枚竹简却并未散落,反而直挺挺的立在了海碗之中。 这时候,海碗内的清水忽然流动了起来。 那些竹简被清水冲刷,便有墨迹晕开。 李城隍看了一眼,却看不出半点门道,只觉得那些墨迹飘忽不定,不过他也知道孟家的这口海碗大有来历,乃是天地异变之前得自某个宗门的宝物。 不仅能洞察四方,还能测算未来之事。 当然,眼前的这口海碗只是分而化之的仿制品,并没有那般鬼神莫测的能耐。 孟家的城隍看着海碗之中的墨迹。 越看脸色越是怪异。 “怪哉,怪哉。” “孟兄何出此言?” “那邪异不在十万大山里。” 孟城隍皱眉道:“我这口明月白玉碗测算出,那邪异就在这庙宇之中。” “你说什么?” 李城隍的脸色大变,可无论如何感应,都未曾发现庙宇之中有邪异藏匿。 “不对劲,不对劲。” 孟城隍仿佛见了鬼似得道:“我竟测算出,我就是那个邪异,不,李兄,你才是那个邪异,也不对。” “那邪异究竟是个什么玩意。” 测算之法出现了大问题。 不是测算不出来,而是测算的结果太过离谱。 孟城隍越测是越心慌,越测也就越觉得诡异邪门, 他测得那邪异无处不在。 连口中呼吸的空气,都好像是那邪异的一部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