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大事不妙-《小皇后,好羞羞》
第(2/3)页
但是在门口,已然有几个行踪诡秘的人看到了眼前这一幕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县衙内。
知县黄一品正坐在凉亭里品茶听戏,样子好不惬意。
此时,有人从外院进来,走到他身边,在他耳边耳语了几句,只见那黄一品顿时脸色大变。
“你说的可是真的?那人真是京城来的官儿?”黄一品一脸紧张的看着眼前的报信人。
报信人忙点头:“得亏大人您英明,让小的们这些天一直在暗中观察着蒋秀才,这蒋秀才果然是装疯卖傻,他只是在等机会向大人您报仇。说来也奇了,今儿不知道刮什么风,竟然在月牙村刮来了一位微服出巡的京官。大人,您说此事该如何办?”
黄一品听了这话,沉吟片刻,道:“你可打听清楚了那京官的名字?”
“这个小的不知,只听那蒋秀才管他叫青天大老爷。”报信人一脸茫然。
黄一品这下犯了愁:“这可如何是好?不清楚对方的来路,这事儿就不好办啊。”
一旁的师爷见黄一品这般犯愁,于是开口出谋划策道:“大人莫急,头等大事还是先确认此人身份。依学生之见,大人何不修书一封,去京畿向侍郎大人问明此事,看这次微服出巡的人,是何人,或许尚书大人与他有交情,到时候事情不就好办了?”
黄一品听了师爷的话,顿时觉得有道理,于是道:“快,你替本官修书一封,送往京畿最新章节。”
说着,又看向那报信人:“你可是认清了那位京官的样貌?”
“认清了,那位大人是有夫人随行,但是随从却没有。”报信人道。
“那敢情好,去,随师爷去,顺便画两幅画像,一并往京畿送去。但愿我那侍郎师兄能帮上忙。”黄一品吩咐道。
报信人闻言,忙应下,随着师爷一并退下了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客栈内。
向景景和凤君灏已经听了那年轻男人说了自己的冤情。
虽然这样的冤案听着确实让人愤慨。
但他们到底身份特殊,像这样的事情,不宜插手太多,以免暴露了自己的身份。
“蒋秀才,虽然你有冤情,但是我家大人这次是微服出巡,没打算理会公务的,你的案子,还是去府衙告吧,若是没有盘缠,我们倒是可以给你一些。”向景景无比同情的道。
蒋秀才闻言,忙摇头:“夫人,学生知道这位大人是从京畿来的,学生蒙受奇冤,若不是看到大人在周老汉家如此公正严明理清了他们的家务事,学生是断不敢来惊驾的。自古道,官官相卫,民告官,怎么可能告得了?府衙路途遥遥,何况知府大人与黄知县本就是一丘之貉,学生这也是实在没有办法,才斗胆向大人陈诉冤情,还请大人为学生做主啊。”
蒋秀才的这番话可彻底让向景景为难了。
她已经实在是找不到拒绝蒋秀才的理由了。
但是,她内心更加清楚,恐怕再继续这样下去,他们的身份就会要曝光了。
虽然尽管他们的真实身份不会被轻易查出,但是在这古代,假冒朝廷命官的罪,似乎也不小。
一旦确定他们是假冒的,那么想要轻易脱身,那恐怕就难了。
尤其是现在,她怀有身孕,凤君灏的每一个行动,都会有所顾忌。
这可怎么办才好?
向景景有些犯难的看向一旁的凤君灏。
只见凤君灏表情平静的看向蒋秀才,道:“你的冤情,本官现在已经明了。不过,本官虽然身为京官,此次又是微服出巡,但本官并非皇命在身的八府巡按,所以无法受理你的案子。你若是担心知府与黄知县官官相卫,本官可支持你前往京畿告状。”
说着,从袖中取出一张银票递到他面前:“这里是一百零银子,足够你去京畿的盘缠了。你即刻出发,从后门走,直奔京畿,去大理寺告状,因为你所告之人乃朝廷命官,大理寺定会受理。不过,你要做好挨打的准备,你也知道,状告朝廷命官,不管你的冤情是否属实,一顿板子肯定是少不了的。”
蒋秀才听了凤君灏的话,似乎内心已经有所动摇了。
向景景见他表情有些犹豫,于是添油加火的道:“我要是你,现在立刻拿着银票去京畿告状去。我们大人虽然也是京官,但是并非审案的,所以即便他有心帮你,这案子也无论如何落不到他的头上。你还是拿着银票快走吧,夜长梦多,若是被那黄知县知道了你来找大人伸冤,恐怕事情就会越来越复杂了。”
蒋秀才闻言,又看了眼凤君灏和向景景,知道他们俩是好人,不会害自己,于是双手恭敬的接过银票,拜谢道:“学生谢过大人和夫人,他日若是大仇得报,学生定登门拜谢。”
“登门拜谢就不必了,若是你的大仇报了,就好好读书,争取考了官,到时候也做个为民请命好官。”向景景道。
“是,学生谨遵夫人教诲!”蒋秀才再次行大礼,拜过之后,才从房间内退出来,听凤君灏的话,从客栈后门溜了出去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