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章 不行就反清复明-《清妖》
第(2/3)页
外地情况远比甘泉这边严重的多,这几年流民情况也是愈发严重。
而皇上却沉浸在八旬万寿喜悦中,根本不愿正视他的帝国已经沉重的难以运行。
所以,很难说孙女婿分析的大乱不会发生。
如果不提前准备,万一这场大乱真的以燎原之势席卷大江南北,他们这些朝廷命官结局堪忧啊。
明末那会,多少当官的被造反的泥腿子砍了?
又有多少士绅富户被泥腿子满门拔起!
难道真要他丁承恩学那些前辈一死报国么。
只一时又拿不定主意,便在那沉默以对。
赵安见了也不催,三人中老丁的文凭学历最高,得让这位正统知识分子好生思考一下,老丁一旦想开,所发挥的能量和作用就会成倍数的上涨。
没见农民起义一旦有了旧官僚加入,立即鸟枪换样么,从流寇往正统王朝大踏步前进。
再者,赵安的路线还是比较激进的,所流露的造反思想并不合传统士大夫思维习惯。
尤其是被满清殖民教化了上百年的知识分子们。
老宋这边却比老丁积极的许多,或者说开明的许多。
其摸着下巴有些困惑道:“赵大人,就算您说的这一切都会发生,可咱们眼下官职太低,乱事又未起,朝廷不会允许我们私下招募乡勇团练,那乱事真起来的话,咱们不同样没自保之力?”
意思是他想提前准备,可怎么提前准备,他一县教谕难不成还敢私募乡勇不成?
他今天敢这么做,明天就得全家消消乐。
没有兵,说什么都是空的,比纸上谈兵还不靠谱。
赵安看了眼老宋,默默伸出手指蘸了点茶水,在老丁办公桌上写了一个字。
“漕?!”
老宋一脸不解,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。
老丁却眉头一动:“你是说漕帮?”
赵安摇摇头:“是漕工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