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进化压制概念-《在三体世界点亮超神科技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类蜥蜴生命的研究结果很快出来,这玩意和蓝星生命的差距竟然不算大,体内拥有相似的氨基酸蛋白质结构,

    为人类起源于星际物质的假说提供强有力的侧面证据。

    只有将这类生命的来源归结于星空陨石带来的特殊结构,并且极有可能与来到蓝星的陨石同属一批,

    才能解释为什么在巴纳德蜥与蓝星生物完全没有接触的情况下,双方的组成成分高度一致。

    能够腐蚀甲斗武装的液体,是巴纳德蜥的口腔分泌物,哪一座巨大的地底世界,正是依靠这种液体不间断地侵蚀而形成的。

    最有意思的是,巴纳德蜥对外界刺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主观性,

    比如,投喂食物之际,这类生命会将不曾见过的食物撕扯下一角,涂上口腔黏液静静等待反应结果,

    只有当液体可以完全腐蚀该物质时,巴纳德蜥才会爬过去一点点进食。

    还有,放置一块完整的石头的这类生命面前,它会一点一点将石头内部改造成塞涅星地底世界的模样,随后美美的睡上一觉。

    这东西有眼睛的结构,但是没有眼睛,头部位置除了嘴,只有一种极小的耳朵,根据郭哲的信息,生物技术部模拟出巴纳德蜥的交流系统,是一种超频声波。

    方舟三号,

    郭哲、刘开、方杰、黄仁轩再度朝着巴纳德星系出发,

    驾驶白帝战机对于新生代而言,哪怕是个科学家都熟练无比,皆因大脑开发程度支持人类做到过目不忘,学起东西来迅速无比。

    四人分出四组,郭哲这次的目标是非常靠近的恒星的亚努星,

    当白帝战机进入这颗行星内部时,郭哲立马发现了祂的不寻常之处。

    由于亚努星十分靠近恒星,被恒星潮汐锁定,公转速度极快的同时,自转速度趋于相同,诞生出类似于蓝星和月亮的关系,

    即亚努星的一个半面始终朝向巴纳德恒星,形成永昼,另一个半面始终背对巴纳德恒星,形成永夜。

    永昼面的温度极高,并且因为长时间直面恒星活动,导致地形崎岖万变,永夜面的温度极低,相对于永昼面的地形更为平缓,

    两个半面的温差极大,使得低空云层活动时常伴随着巨大的洋流效应,一幅末日之景。

    然而在永昼与永夜的交界线上,巍峨山脉之间营造出相对安定的环境,一方面阻挡了不寻常的天气活动,另一方面阻隔变化多端的温度气流,

    生成一片犹如绿洲的环境!

    郭哲穿戴甲斗武装进入此方空间,周围的藤曼好似有独立意识一般,如同蛇行向他伸探而来,

    这一发现令他欣喜若狂,优秀的生物知识立马反应到,这些藤蔓不是简单的植物,大概率是植物的进化版本!
    第(1/3)页